联系我们
0577-64616555/64616666

学校新闻

苍南飞林学校的老师们新学期有福了——县教育局领导送来师德饕餮大餐 林维斌开学第一课纵谈国学精义

2017年9月1 日,是全国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各个教育主管部门、各个学校都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苍南飞林学校自然也不例外,同样给飞林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准备了师德培训的饕餮大餐——9月1日下午三点,飞林的教职员工在学校的综合会议厅共同聆听了原苍南县教育局副局长、文化局原纪检书记、现苍南县人大经济委主任林维斌的专题讲座《教育难题的意外答案》,让所有飞林学校教职员工耳目一新,获益匪浅。
  新学期伊始,苍南县教育局组织了多路人马,分赴各个学区、各直属学校、各基层学校,进行师德培训,给基层的教育者们传经送宝、解疑答难,林维斌主任前边已经连续讲座九场,飞林学校是他此次师德培训活动的最后一站。


  
林维斌在谈到为何要用《教育难题的意外答案》这个主题时,他说,他主要是看到一部书《吾国教育之病理》,这本书分析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对中国素质教育所呈现出的种种困惑进行了深入地解读。该书认为,“教育除教你如何做人外,还有两个功能,一是提升能力,二是赢得竞争”,中国教育的问题出在竞争过于激烈,教育不是变成提升人的工具,而是促成人与人竞争的军备竞赛。
  教育,在中国成了一个似乎无解的难题。

 


  教育这个难题该如何去破解,林维斌认为,还得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去寻找答案。在传统文化的树荫下回归人道的教育。什么是老师,唐代的文学家韩愈在他的《师说》早就对老师进行了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就是“做人的道理”,“业”是人生活在世上的技能和本领,“惑”是人生中的疑惑。一个老师,如果不能“传道”,不能“授业”,不能“解惑”,或者只能做到其中一种或者两种,那都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韩愈老先生把“传道”放在第一位,可见教会学生做人是多么重要的问题。可是现在你看看,社会上许多的大学毕业生一出校门,就不知道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不知道学生时代的思想政治课里面讲的什么内容,不知道孝悌礼仪,不知道仁义礼智信,这是素质教育吗?显然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局。
  我们今天的教育,功利心太重,家国情怀培养得太少,这显然也不是我们愿意要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教育其实是分三部分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拓展。我们很多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送,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依赖学校,这其实是要不得的;甚至有些家长自己就是言语粗俗,行为不正,大行为非作歹之事,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家庭教育缺失,社会风气不好,能造就多少有用之人呢?所以,我说,我们应该重视我们的传统教育,把过去老祖宗留下的那一套,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不好的消极的部分抛弃掉,好的积极的部分还是要继承发扬光大起来。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救治素质教育的良方,去化解今天教育行业中一些戾气,我认为势在必行了。 


  林维斌接着说,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子。比如宗庙(祠堂)、孔庙、城隍庙,这里面就大有文章可做。宗庙是进行伦理教育,“五伦”是其核心——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孔庙是进行道德教育,即仁义礼智信,即为“五常”,在今天仍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城隍庙是进行因果报应教育,既然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那就自然而然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去约束自己,检点自己,这也不能说全部就是迷信思想。


  林维斌还列举了大量的历史故事来说明传统文化的作用。《礼记 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长善”就是伦理教育,“救其失”就有因果报应的思想。他说,说了这么多,落实到文武学校的教育,我认为对你们学校的学生,就要强调一个字“让”。要教会他们懂得礼让、忍让、谦让。“让”的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体现的非常充分:让功于众,让名于上,让位于贤,让利于民,让安于老,让食于幼。鲍叔牙让位于管仲,是让位于贤;安徽桐城“六尺巷”的“让他三尺又何妨”是让利于民(清康熙年间当朝宰相张英——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武”的本义就是止戈,制止争端,平息争议,而不是有了武功就恣意妄为,制造争端,那是违背武德的。你们就是要把这个问题给学生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如果真的达到了这样的目标,你们真的是功德无量,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林维斌语重心长地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亲情,把爱放大。教育的核心是一个字“爱”!

 

林维斌建议,把非遗文化融入到现代教育。佛教教义中主张戒贪、戒嗔、戒痴,其实对人的人格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中外宗教信仰其实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中国人进庙是为了贿赂,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中国人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的苦难,西方人是为了解决精神上的苦难。我看到庙堂里那不灭的灯时就想,我们做教育的人是不是心中随时也有一盏为教育不灭的灯,今天,我在这里也问一问在座的飞林同仁们,你们的心中是不是经常也有一盏不灭的灯——对教育钟爱而不灭的灯呢?!

 

 

林维斌最后说,老师们,今天我在这里送大家三句话:

一是珍惜缘分。常言道,十年修来同船渡,百世修得共枕眠。照这个说法,我们在座的各位,至少要修造十年才能换来今天的相聚。所以,我们要彼此珍惜这个缘分,珍惜同事缘分,珍惜领导缘分,珍惜师生缘分,珍惜夫妻缘分,珍惜父母的缘分,珍惜兄弟姐妹的缘分,珍惜所有相聚的缘分。

二是珍惜福报。我们拥有的健康、钱财、安宁,等等,都要珍惜,不能随意践踏,毁坏。五福临门(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是我们人人盼望的,我们的心中要心存善念,身体要健康平和,思想要豁达乐观。

三是珍惜快乐。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乐趣,我们不正在享受着吗,是为共勉,谢谢大家!

林维斌的讲座,赢得现场全体教职员工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苍南飞林学校执行校长马丽龙对林维斌的讲座进行了精当的点评,她表示,林维斌针对当前素质教育遇到的难题的解读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今后我们飞林学校还要多多聆听林局长的教诲。苍南飞林学校2017学年开学第一课非常有意义,非常成功。

苍南飞林集团的吴树杏董事长最后总结发言,首先对林主任的到来表示了感谢,感谢他百忙之中不辞辛劳给飞林的教职员工传经送宝,并对林维斌主任的讲座给予高度评价,最后重点就“爱”与“责任”两个词对飞林的全体同仁提出希望,勉励大家对学生有爱、对同事有爱、对工作有爱、对学校有爱、对社会有爱,心中要随时牢记自己肩上承担的教育责任,再接再厉,在过去学校工作已取得的成绩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把飞林学校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吴董事长热情洋溢的讲话一结束,全体与会教育同仁就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苍南县桥墩镇中心小学部分教师和桥墩学区部分领导一同前来聆听了林维斌主任的新学期师德培训讲座。 

                      【文/陈煜朝  图片/提供孙爱民】

版权所有©苍南县飞林文武学校  备案号:浙ICP备16040521号-1   技术支持:华一网络